1.成语起源与主人公
成语“出人头地”最早见于北宋欧阳修的《与梅圣俞书》,用来形容一个人的才能或成就超越众人,崭露头角。
主人公苏轼
苏轼(字子瞻,号东坡居士),北宋文学家、书法家、美食家、画家,历史治水名人。他在年少时便展现出了非凡的才华,参加科举考试时,其文章之出色让主考官欧阳修都赞叹不已。2.成语释义出人头地”指高人一等,超出一般人;形容德才超众或成就突出比其他人优秀。
3.历史典故与人物对应
出人头地”形容德才超众或成就突出,对应的人物是苏轼。这种历史典故与人物的对应关系,体现了成语的文化内涵。
人物对应关系
例如,成语“东山再起”指退隐后再度出任要职,对应的人物是谢安,这种对应关系与“出人头地”的逻辑关系一致。4.成语举例与用法
成语“出人头地”在文学作品中有着广泛的应用,如孙俊英见人家看得起,能出人头地,一呼百应,好不威风自在。(出自冯德英《迎春花》第八章)
出人头地”常用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,指人的前途,具有褒义色彩。5.成语结构与年代
结构与年代
成语结构为动宾式,产生于古代,至今仍被广泛使用。6.成语辨析
在使用“出人头地”时,需注意“地”字不能写作“的”。
与“出人头地”相关的成语还有“德高望重”、“才高八斗”等,都体现了对卓越人才的赞誉。7.成语故事
故事一:专心致志
古时候,围棋高手秋有两个徒弟,其中一个专心好学,棋艺提高很快;另一个虽然也天天听课,但很不专心,最终棋艺并未有所长进。
故事二:诸葛孔明
诸葛孔明是三国时期最厉害的谋士,他坐家中就能天下三分,展现出非凡的智谋和雄韬大略。
故事三:陈胜
陈胜和吴广这两位雇农出身的戍卒,在大雨滂沱的穷乡僻壤揭竿而起,以区区九百之众向一个庞大的帝国发起了挑战,最终成为燎原之势。通过这些故事和例子,我们可以更深刻地理解“出人头地”这一成语的内涵和意义。它不仅仅是对个人才能的肯定,更是对努力、专注和智慧的赞扬。